你的位置:奔驰宝马游戏电玩城84倍奔驰 > 新闻动态 > 券商集体“打假”: 银发族与新股民成诈骗重灾区

新闻动态

券商集体“打假”: 银发族与新股民成诈骗重灾区

2025-04-14 12:27    点击次数:58

(原标题:券商集体“打假”: 银发族与新股民成诈骗重灾区)

“岁末年初是各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高发时期, 投资者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切勿盲信高收益投资理财,不要相信任何无合法业务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证券基金期货业务,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近日,万联证券向名下客户发来了此份短信,提醒他们防范金融诈骗。

《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3月下旬,粤开证券等多家券商密集发布风险提示,揭露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员工实施诈骗的套路。仅今年以来,已有超70家券商发布同类公告。业内人士表示,新股民与老年群体的受骗高发,反映出非法证券活动的技术升级。

仿冒券商身份全渠道渗透

记者打开粤开证券官网,一条“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假冒粤开证券名义进行诈骗的声明”悬浮在公司官网首页最显著的位置。

该声明称,近期,我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我公司及我公司工作人员名义,利用“YO信、微信、企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诱导投资者加入非法荐股群、游资群(钉钉群)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或诱导投资者通过不明链接下载“粤开资管37、粤开综合、粤管家机构版”等假冒APP转账交易。上述违法行为已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证券市场秩序,严重影响我公司声誉。

对此,南京一资深券商人士26日告诉记者,当前诈骗已形成“精准打击”模式,不法分子通过AI仿冒身份,甚至伪造员工证件与协议;大数据筛选目标,通过分析投资者偏好,比如追“妖股”、传递“内幕交易”,定向推送欺诈内容;通过广撒网的形式,覆盖新股民与老年群体,从假冒APP、钓鱼链接到线下见面会。

诈骗的套路中,联储证券关注到有不法分子假冒“联储证券”工作人员,以“轻松买入涨停板”名义引诱投资者下载消息群里分享的假冒软件进行交易。

不仅如此,市面上还有冒充首席经济学家行骗的行为。广发证券近期在其官网上提醒道:我司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博士开展非法证券活动。违法人员假冒我司员工的身份、盗用员工照片,诱骗投资者添加微信、QQ、钉钉或要求下载非法软件,从事推荐股票、提供内幕信息、投资虚假项目等非法证券活动,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然而,诈骗账号竟不止一个。记者注意到,这些假冒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及其团队成员的社交媒体账号包括:一个抖音号、三个QQ号。

在此情况下,缺乏经验、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新股民最易受骗。另外,老年群体信息滞后,诈骗分子通过“高息投资”等话术也比较容易取得老年群体的信任。

券商已构建“反诈体系”

对于假冒粤开证券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粤开证券表示:“我公司严禁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或服务。任何以个人名义开展证券投资咨询、收取会员费、承诺收益、盈利分成等,均属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任何假冒我公司或我公司工作人员名义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对我司造成的声誉及经济损失,我司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另外,广发证券罗列的举报方式也非常实用:“投资者在遇到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时,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全民反诈APP进行举报、报案,并提交相关诈骗电话、短信、APP应用程序、图片、网址、社交账号、交易账户等信息,便于公安部门搜集线索,精准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目前,为应对升级的诈骗手段,券商构建了“反诈体系”:一是技术拦截:监测异常流量与仿冒APP特征,联合网信部门封堵非法网站;二是全渠道响应:发现假冒行为后立即通过官网、APP、反诈中心APP举报,并协助警方立案;三是投资者教育:制作短视频、情景剧等通俗化内容,通过投教基地普及防诈知识。

其中,华福证券以脱口秀的风趣形式揭露金融诈骗行为。记者了解到,华福证券打造的《点“石”成“金”》《包租婆的爱情买卖》《当防非遇见泉州的美》《新三国—投资有道》《金陵十三“拆”系列》等产品,已经得到了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其中,《包租婆的爱情买卖》的反诈作品被公安部刑侦号转载。

那么,股民该如何从自身出发,做好风险防范?

26日,华泰证券一资深投顾告诉记者:“投资者在下载证券软件时,一定要通过官网、应用商店等正规渠道下载APP,关于‘保本’及‘内幕消息’等承诺,坚决不要相信,听消息炒股致巨亏的案例比比皆是,看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才是关键。”

记者 张曌